随笔
未命名
201904 宋欣雨
在南开要胆大心细,(比如关于外卖)刚来的时候都会被教务处束缚住但其实大家都很可爱(年级主任呃看她心情了
虽然学习是很重要,但一定要尽量多多参加活动,敢于尝试,你会在每个方面都有天赋,不要(像俺一样不温不火两年过去了)觉得会很耽误时间什么的,平衡好了会是充实而快乐的
不人云亦云。南开的学生和老师种类其实也很多,找到适合你自己的那种就好了,别人就不理
反正我们班是慢热型的,大家都在偷着学习,直到这个学期才真正熟络起来(可能也跟疫情缺失的半年有关)
笑谈中招百态
201803 李盛忻
反正我毕业了,这个指南也是非官方的,所以就在这里写一些政治不很正确的东西吧。
中招本质上利用的是信息差、时间差与部分家长的严重焦虑心理。一般来说,那些早就想好去哪所学校(且家长支持)的初三毕业生并不是招生老师争取的对象——你早就立志考南开中学,分数够了,你还不去?所以说,那些没有明确想法,考哪个学校都满意的孩子,同时遇上犹豫不决又相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爸妈妈,那么招生老师的机会就来了。
一般来说,中招咨询,学校会打出什么牌?
早早地,学校就会把优秀毕业生聚一波,让大家写点东西,配个图片,印成宣传板立起来。这是要向外界表明:我们南开中学真是太厉害了! 我们学校确实能把您的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。
同样的,另一个具有极大争议性的东西就会派上用场了:学校会给出口径,宣布:“学校高考700分以上xxx人,理科实验班平均分xxx,创新实验班平均分xxx,……”。同时,会有小道消息传出,“南开中学700+xxx人、天津一中700+yyy人、耀华塘一……”。最找乐的是,各个学校能拿到的“官方”“小道消息”是不一样的。比方说,我们这边得知的xxx=81,yyy=71,而一中那边似乎是xxx=47,yyy=71。找乐了。
实际上,这数据太好编了。我们倾向于认为,无论是81,71,还是47,都不准确,招生老师一张嘴,我们求证跑断腿。捧一踩一、装饰数据这种事,大家都要吃饭的嘛,不寒碜,不寒碜。去年有大哥把他们年级每个人(还是他们班的?存疑)的成绩查出来了,一统计,比学校口径低了很多……这里就不说是哪个学校了,丢人。
那么,为了了解毕业生质量,应该参照的东西是什么呢?各大学每年会公布“毕业生质量报告”,但高中校可没几个做这个的。我们建议从各种渠道搜罗各毕业班的“毕业去向图/蹭饭图”。
对,这个老真实了,毕竟是要给自己班里同学留念的,以后去哪发展都有个照应,不敢造假;但你就说了,那为什么学校不拿这个宣传呢?
对头!这就是我前面说的“时间差”。好玩的地方就在于,中考出成绩、中招咨询这几天恰好高考志愿刚刚填报完成。除了有些拿高分去低一些学校保专业的同学,能够很有信心地确定自己被哪所高校录取,不然大家都是“你不知,我不知,问天问地亦不知”的状态。所以这个时候是没有“蹭饭图”给你看的。
还有一个“信息差”。事实上,我知道的高考成绩,也才加起来不到40人,这还是全市范围内的,我也就知道我们班不到一半人的成绩。我们学生都拿不到别人成绩(上面说的那个大哥用了一些数学手段,把每个人考号算出来了,过于能肝,在此不论),更何况初三毕业生的家长呢?家长们主要的信息渠道,除了一个个家长群里的口口相传,也就剩下学校的招生老师了。那么这里的操作空间就太大了。南开老师说南开考得更好,一中老师说一中考的更好,谁说谁都有理,那不就……兼听则明都快派不上用场了,我们这边的建议是不听,或者权当听个乐。
这个数据还反应出的一点,就是他极大地利用了(来咨询的)家长的焦虑感。家长们第一眼看的是“700+人数”,但能考虑自己孩子考了589还是566的家长没有想象中那么多。(注意:作者并不是搞分数歧视。这里更多地是强调,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安排学习与制定目标,而不是定下过高目标,最后乱七八糟、满地鸡毛。批判了部分家长。)有些家长会有一个思维,送进南开中学了,高分就一定属于自己孩子了,这实在不负责任。但这个时候,招生老师和家长宣传一下“今年高分段人数xxx人,您考虑考虑咱学校吧”,就很顺水推舟了。
还有一些家长,是在南开和一中之间犹豫不决的,他们相当程度上在指望,指望着报了某某学校,某某学校就更能(甚至是一定能)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人上人。这种家长就是焦虑的典型。比如今年我就见到一个家长,孩子考一中小卷没考上,但中考分数很高,俩学校高分班都能进,但她就是想让孩子进小卷班,一中的去不了,那就只能试试能不能给塞进南开的小卷班里了。我很理解她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结果,但这种对小卷班的执念实在是不敢苟同。但不管怎么说,这种犹豫不决的家长是(广泛)存在的,他们就更是学校要争取的了。这个时候只要说“xx学校比yy学校更好”,家长就容易动心了。(虽然最后这家长和招生办老师谈了一个多小时,我感觉结果不乐观……)
最后说一些吧。平心而论,南开和一中在人才培养上还真没啥太大的差距,没必要踩一捧一。有那闲心思纠结“我在哪个学校会学得更好、高考考得更好”,不如多在校园里走一走,看看学校的风景与历史底蕴,找找学校有没有什么好玩的设施、社团,听听学长学姐是不是健谈、愉快(如果学生一个个看起来死气沉沉,甚至是卷魔怔了,赶紧跑,首先你要发展作为一个“人”的自己,其次才是发展考试能力。放到挑大学的时候亦适用)……总而言之,学习虽然是主要的,但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。当学校教学的差异不大的情况下,就比较比较其他的内容吧。虽然进来之后,可能会发现,这些吸引你的东西亦或是褪色,亦或是不如你想象中那么活跃(比如南开社团活动虽然放在全市来看很发达,但也绝对没有中招时展现出的那么活跃,有的社团一年只活动两次是可能的,说的就是你,体__创______),但终究是聊胜于无。有点心理慰藉总是好的,更何况衡水中学的社团也很发达(但众所周知的,衡水二中等学校……唉)。
但是看到这文章的人99%都已经被南开中学录取了,乃至毕业了吧……权当不吐不快了。有缘分的话,还是希望能有初三毕业生在报志愿的时候看一看。知道太早也有好与不好的地方,南开荣誉感就或多或少削减了,但或许也更有助于摆脱盲目,早些理性地看待我们的南开中学、理性地以南开为荣。
对了,再补充一点:虽然今年南开中学566(相对于去年分数线来说,变化不大),天津一中560.9,成为了市三所第三,但我们相当反对因此而否定一中。我们倾向于认为今年有头铁的娃,考了560.9,但一志愿写了一中,恰好一中没有录满,这也就顺理成章录进去了。俗话就是“捡漏”了。
为什么我们反对你因此嘲笑一中?
首先,今年这种事情北大医学部也上演了,有好运的同学,一本线上十几分/几十分(总分500多),也捡漏进去了。因此你就说,北大医学院行将就木、日薄西山了?不可能吧。同样的,一中的教学水平也是相当可圈可点的,生源质量也居全市前列,不会因为一位捡漏的幸运儿就大幅下降。
更多的是,这种事情也在南开中学上演过。14还是15年,忘记了,那年南开中学高考水平异常低(似乎马跃美校长因此辞职,但据考证,其在15年5月便调任至天津医科大学,而高考是六月,应该无关),导致南开中学分数线由550+降至540出头。具体是不是捡漏我也不知道,但是有学校曾经借此大肆开炮。我们对这种行为相当不齿,但也应该明白,不要让自己成为自己所不齿的人,比如做出不齿的事。学校的形象是由大家所展示的,不要在这件事情上给南开丢人。尤其是新高一的诸位,有可能情商还不够高,在这件事情上千万要保持礼仪。
当然,现在距离公布分数线已经过去有一阵子了,大街上也没人提了。同样的,中招咨询过去的时间就更久了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;南开三年一过,回头望,过去已无迹。《笑谈中招咨询》也就写到这里吧。
春华起南开 —— 一名准高二学生眼中的南开
202308 王立格
嘿,各位即将踏入南开园的学弟学妹们,我,一个即将上高二的南开老茄子(划掉),“老生”,打算在《南开生存手册》里给各位描绘一下我眼中的南开。此文也可以算是一位学长“用爱发电”写成的 “极简南开导览”。
首先,咱们得聊聊南开的自然环境。 中招时我见过许多家长在挑选学校时,如同做学问一般研究学校的升学率、班型设置、师资配备等。却忽略了最直观,却最容易忽略的东西——校园的自然环境。家长嘛,择校的时候总是一切以学业为中心,很容易忽略那些看似与学习“无关”的东西。可我想告诉大家,学习固然重要,但在那绿树成荫、鸟语花香的校园里漫步,感受阳光的温度和微风的轻抚,这种体验对咱们的心情和健康是大有裨益的。这些看似与学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、身体状况(以及本人写作此文时的心情)。假如你是一条鱼,你愿意置身于一个沙石错落、水草丰美的鱼塘,还是宁可成天泡在一个贴满马赛克的游泳池里呢?(哈哈,懂的都懂哦……)优雅精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熏陶无与伦比,它不仅能调节身心、放松情绪、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,积蓄能量,让我们得以充满活力、孜孜不倦地投入紧张的学业。南开中学的校园乃人文之韵与自然之美的完美结合。有诗句云:“春华起南开,秋实献九州。冬雪兆何瑞,夏荷绽芳蕊。”能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学习、挥洒青春,是何等的幸事!
再来说说南开的学子们。 南开的“茄子”们都有自己的主张,自己的节奏。辩论赛、商业模拟挑战赛、科技挑战赛、歌咏比赛、戏剧节、体育节、科技节、天文社观星、心理健康活动……等等,五花八门的活动,这些可都是学生们自己操办的。你可能不是兴趣广泛的“社牛”,但只要你心中有热忱,在南开就不怕找不到舞台。这就是南开,一个让你可以自由发挥、充分探索的地方。这里聚集着一批有头脑、有深度,对世界充满好奇,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同龄人。 这些有趣而丰富的灵魂在南开园里相互碰撞,相互启迪,激发出无数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创意。百年前,我们的周恩来学长在南开园留下“与有肝胆人共事,从无字句处读书”的名句(对,就是上了去年高考作文的那句对联)。所以,在南开你可别光盯着分数和排名呀,被考试分数“格式化”了的头脑那才叫一个可怜无趣!
最后,咱得提提南开的精神文化。 要说它,拿总理、院士那些知名校友来说事,或者亮出“全国百强中学”的招牌,等等,这些都算是老生常谈了。在我看来,真正值得心动的,是南开骨子里延绵百年的精神文化基因。天津、重庆、自贡——无分南北、跨越时代,百年年来,南开的教育理念就像一颗包含生命力的种子,无论何时何地,都能生根发芽、蓬勃生长。这种精神和理念,不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的那些乱哄哄一时兴起的教育潮流所能比肩的,而是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的。此时我想起了那句话:“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”。
南开之美,唯证方知。小茄子们,愿你们都能在南开找到自己的位置,享受这里的每分每秒。有一天,我也想听你来说说,为什么“我是爱南开的”。
2024年6月6日于南开翔宇楼
Last updated